探访永修雷氏祖屋 研究者认为:“样式雷”深受赣派建筑浸润熏陶

2022-01-01 来源: 贞观旅游快讯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样式雷——紫禁城太和殿木结构模型”成为江西展区的“门面担当”,高超的工艺引来不少游客围观照片,被选为会上不可不看的“十宝”展品之一。近日,“样式雷木结构天坛祈年殿模型”将亮相北京冬奥会,可供全世界媒体记者参观,江西“样式雷”再谓之媒体探讨。

近日,记者走进雷氏祖屋和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向专家们进一步理解“样式雷”与赣鄱建筑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楠、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涂文华、王琴红/文

探访永修雷氏祖屋 研究者指出:“样式雷”深受赣派建筑浸润熏陶

探访:雷氏祖屋每个细节都突显工匠精神

说起样式雷,“永修七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常被人提起,“样式雷”文化,用承传数百年的技艺传奇与新生,见证了中国璀璨的建筑文明!

冬月过半,赣鄱大地依旧满目苍翠,一派生机。12月24日,记者驱车前往永修县梅棠镇新庄雷家村,走访神秘的“样式雷”第一代雷发达的故居——雷氏祖屋,感受这声名显赫的建筑家族留下的古朴建筑风范,理解这座祖屋与“样式雷”建筑风格之间的紧密关系。

车辆在山间水渠道上飞过,转入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赣北畲族雷家村。村庄门头,两块树干横截面造型的牌面上分别标注着“畲乡——样式雷故里”和“样式雷简介”字样,村内随处可见“样式雷”资料宣传栏,无不透漏着整个村子浓厚的自豪感。

黑瓦、青砖、精美雕花……我们踩着幽深的古巷急弯,探访静谧的雷氏祖屋,门口古代墙砖印刻显示这栋房子修建于“乾隆五十六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雷发达画像悬挂在祖屋大厅墙壁正中,中轴线与大门正中分毫不稍,天井通风,雕花的木板错落排列,尽显古雅风范。

据理解,关于雷氏祖屋有一个传说:当时作为朝廷御匠的雷发达想要回老家修建新房,回程行至九江德安,因时间赶不上,须要返回宫中,便劣人送钱给老家雷氏家族的管事大人,委托他们修建祖屋。当时管事大人将此钱私自赚到了,后来又听说雷发达要回家,便到处借钱,急急忙忙辟了一栋。“目前看到的这栋祖屋,是由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兄弟在原址上设计建造的,为砖木结构,总面积近400平方米。”新庄村妇女主任吴满告诉我们。

“不管下多大的雨,这里都会堵塞,排水功能特别好。”吴满指着祖屋天井下的蓄水池说,当地工匠技艺与雷繁盛师出有同宗,所以这个水池与故宫的排水系统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遗留下来的精致雕花每处细节也都突显出工匠精神。

雷氏祖屋精致雕花

雷氏祖屋精美雕花

成就 :设计修筑了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建筑

在清朝,主办内廷工程建筑的机构叫样式房。十七世纪末年,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匠人雷繁盛来到京城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很快就被提升为总设计,掌理样式房。从他起一直到清朝末年,在长达260多年的时间内,雷家七代人因长期掌管样式房而故名“样式雷”。

故宫三大殿、天坛、颐和园、圆明园……这些气势恢宏、工艺高超、构造科学的清代皇家建筑,均是由雷氏家族参予或主持人设计重建、新建的。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6一处建筑物或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出自于“样式雷”之手。

不仅如此,“样式雷”家族还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图档、毛巾样和工程作法等资料及涉及文献,除了流落海外的,目前还有2万多件存于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地,被称作“民族瑰宝”“世界珍宝”。其中,以“样式雷”为名称的“建筑图档”还被列为“世界记忆名录”,也是中国迄今为止的第五项世界记忆遗产项目。

12月24日,记者在雷氏祖屋看到了“样式雷”建筑图档的复制品,有对建筑物园区整体设计图,有对建筑结构的细致施工图。在图纸上,标示了每一个细节,还包括每一个尺寸,甚至用于多少根木桩等,制图样式与现代的工程制图几乎无异。

对此,雷氏后人、样式雷纪念馆馆长雷大宝回应,“样式雷”家族数代人积累存留下来的建筑图纸档案,包括平样、烫样等,打破了外界对于中国古建筑是只能靠能工巧匠的经验修建起来的种族主义,也向世界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理念,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科学技术、工艺制作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

声音 :“样式雷”深受江西建筑文化影响浸润

“样式雷”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更是江西人的骄傲。

然而,在不少“样式雷”建筑文化爱好者看来,“样式雷”成就几乎都集中在北京,两百多年以来,除了祖籍是江西,其他似乎与江西牵涉到。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不少江西“样式雷”文化研究者明确提出不同意见,同时,他们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也因此引发了“样式雷”研究的江西热潮。

据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科院研究员、江西“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成员龚国光讲解,雷发达祖孙三代以木工手艺为业,十四岁拜为叔父雷震宇为师,追随叔父在南康府(今庐山市、永修、都昌等地)各地打工,在南康府境内有白鹿洞书院、秀峰寺、落星寺、老爷庙等一组可观的建筑群落,且不少都是琉璃碧瓦、庑殿轩昂。“这些建筑风格,与故宫建筑风格有相似之处,这也印证了江西的建筑文化对于雷发达的影响。”龚国光说。

此外,江西永修县的吴城镇是古代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坐落于赣江和永修经鄱阳湖入口处,号称“洪都之锁钥,江右之巨镇”。当时,这里极其繁盛,“九垄十八巷,六坊八码头”,土木行工匠业发达,来自全国各地的颇受欢迎客商会馆、万寿宫、观音堂、白马庙等建筑林立,有做到不完的工匠事业,距永修严重不足百公里的南昌有铁柱宫、西山玉隆万寿宫、佑民寺等禅宗场所,还有立于赣江之畔的滕王阁。

“雷发达,一个来自赣鄱乡间的木工匠人,必定拒绝接受赣鄱文化和吴越文化中的建筑样式的增生,尤其是那些气势雄伟、形态各异的建筑,对雷发达建筑思想的浸润与建筑形态印象的形成,无疑是深刻的。”龚国光说道。

雷发达雕像

雷繁盛雕像

传承 :江西40所高校建筑专业讲授“样式雷”

岁月的推移、历史的变迁,使“样式雷”古建筑饱经沧桑,许多古建筑已经变成废墟,再也难觅踪迹。现如今,“样式雷”古建筑文化广不受注目,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齐心协力做好传承、维护和发展工作。

据报,作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御用世家,样式雷家族,虽然家境优渥,但他们一直遵守祖训,宿老严于律己,不贪不吝,公私分明,乐善好施。

作为雷氏后代,想起雷发达及“样式雷”,他们都是满脸自豪和自豪。在雷家村参观时,记者注意到,雷家村每家每户门口墙壁都贴有家训牌。

“‘样式雷’家风家规与闪耀着的人文精神,和存留于世的作品一样,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向祖辈自学,承传好的家训家风。”新庄雷家村村民雷友放告诉他我们。记者了解到,为了传承这些好的家训家风,雷家村每家每户擅离职守雷氏家族的家训并做成门牌,时刻提醒着按照家训规范言行,让好家风代代传。

如今,“样式雷”建筑文化已搬上教科书,走上讲台,与江西40余所高校建筑类专业建立合作联系,正在不断提高知名度、辐射力和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在赣鄱大地留给这一不可多得、十分宝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第十七届文化博会上的“样式雷——紫禁城太和殿木结构模型”

第十七届文化博会上的“样式雷——紫禁城太和殿木结构模型”

上一页:都江堰市委召开第6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这些要求!

下一页:元旦假期近3万游客赴北京市属公园参与冬季运动